钱学森
找到30条相关结果
1974年11月5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酒泉首次发射失败,卫星也同火箭一起炸得粉碎。事后,钱学森带领大家查找事故原因,上千人在茫茫戈壁上挖掘、捡拾残骸碎片,肉眼能看见的一段铜丝、一个铁片都不放过,一点点带回来对接成型。结果,他们发现有一段2寸长的电缆,在X光的透视下,其中的铜丝是断开的!这下可算找到...【查看详情】
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工作的自动控制学家杨嘉墀也加紧了回国准备。他辞去了光开关公司的工作,不介入与军方有牵连的工作,转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物理系工作,几乎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埋头于自己的模拟机研究工作,想在这项工作结束后就回国。
但1951年下半年,杨嘉墀还是接到了美国移民局的通知,禁止离开美国。直到1953...【查看详情】
认可。1974年,钱学森主持召开地球重力场研究的会议时对方俊说:“你十多年前就提醒我,你的研究和高空技术有密切关系。那时,我们忙于把东西拋上去,能否上去还成问题,所以无暇及此。现在再不研究这个问题,就要犯错误了。”
钦佩。方俊历时4年写了65.5万字的专著《固体潮》,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地球固体潮的...【查看详情】
上世纪50年代,一把专业的计算尺价值几许?答案是18元。而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才二三十元。在钱学森亲手创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学生中工农子弟很多,不少人是光着脚板、挑着扁担来报道的,应该人手一把的计算尺成为了奢侈品。这让钱学森坐立不安:理工科学生没有计算尺,就像工人没有工具、农民没有锄头、战士没有...【查看详情】
1956年,从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的张可文调至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担任钱学森第一任秘书。一见面,钱学森就拿了一本导师冯·卡门所著的英文版《空气动力学》给张可文看,只字未提什么秘书工作。当时,能听一节钱学森的课都是极其幸运的事,张可文却经常享受单独授课的待遇。工间操或者下班前一段时间,钱学森就会给他讲国际科...【查看详情】
1960年,钱学森从有限的资料中得到信息,美国已经研制成功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即将服务于“阿波罗登月计划”。钱学森知道这种发动机的厉害,他立刻建议,由中国科学院提前布局,探索研究氢氧发动机。当时的中国正在全力发展“两弹一星”,要将“东方红一号”送到几百到几千公里的地球低轨道,用中远程导弹的运载火箭即可...【查看详情】
1956年郭永怀回国前夕,收到已先行抵达祖国的好友钱学森的来信。信中叮嘱他:“多带书!这里俄文书多、好,而又廉价,只不过我看不懂,苦极!”
钱学森爱看书,什么书都看,以至于新华书店专门给他留了一个格子,不管是尖端科学的还是外文的,有什么新书都留给他。店员曾问钱学森的秘书涂元季:钱老一个人能读这么多书?是...【查看详情】
1936年,钱学森来到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著名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两人很快就取得一系列开创新成果,如共同建立了“卡门—钱近似”公式,使得钱学森28岁就成为世界知名空气动力学家。
但钱学森并没有因此对导师“言听计从”。一次,两人在学术讨论中发生了争论,钱学森坚持自己的观点,毫不退让,这让冯?卡.....【查看详情】
1964年,新疆建设兵团农学院青年教师郝天护就钱学森一篇论文中的错误致信钱学森。钱学森看后回复到:“其中第一部分,即处理不透水边界的那一部分,我完全同意。我的错误在于:粗心大意……这是很不应该的,您的意见完全正确。”
不仅坦诚自己的错误,钱学森还请这位年轻人公开发表自己的错误。他在信中写道:“我很感谢您...【查看详情】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总设计师王永志刚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时,还是一位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却因一次大胆建言,同钱学森结下了不解之缘。
1964年,“东风”地地导弹第二次飞行试验前,计算发现射程不够,于是大家一致考虑给导弹多加燃料,以增加推力,但又超出了储箱容积。一筹莫展时,王永志大胆建议:反其道行之,泻出...【查看详情】
1956年,为了研制导弹,钱学森离开中科院力学所,到新成立的航天五院当院长。当时分配来150人,都不知道导弹是什么。摆在钱学森面前的难题是:毫无基础的中国,如何搞出导弹?
为此,他耗费心力,倾囊以授,手写了一份6万字的讲稿《导弹概论》,亲自为大家上课。其中第一讲就是《为什么要导弹》,从飞机、翅膀、重力、升力...【查看详情】
大家都知道,钱学森是搞导弹的,为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实际上,钱学森最初的专业跟航空毫不沾边,他是学铁道工程的。
中学时,钱学森听老师讲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其中提出,为了让衰败的中国迅速复兴,要大力发展铁路交通。1929年,钱学森毫不犹豫地报考了交通大学机械铁道机械工程专业,当时叫...【查看详情】
1955年回国后,钱学森被安排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筹建力学研究所。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工业建设成就,中国科学院安排钱学森到工业基地东北考察。
1955年11月25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大将特意搭乘早班飞机从北京赶回哈尔滨陪同钱学森参观。期间,根据国防部长彭德怀的指示,陈赓问钱学森:“钱先生,您看我们能不能自己...【查看详情】
1956年底,一位国内名牌大学的年轻副教授来到中科院力学所拜访钱学森。当时钱学森正在工作,那位副教授就一直站在钱学森的桌前谈问题。谈到最后,秘书张可文听见钱学森说了一句“这个你还不懂”。
张可文清楚,国内有很多年轻人对钱学森既敬仰,又畏惧,不敢靠近,但钱学森实际上却是非常平易近人,愿意同年轻人交流。
于...【查看详情】
1950年8月21日,钱学森在华盛顿当面告知美国海军部次长金波尔自己将在一周后动身回国。对方劝说未果后气急败坏给司法部打电话,禁止钱学森离美。此后,莫须有的罪名接踵而至,好几年时间内,钱学森不断遭到拘禁、监视、跟踪、听证会……
软禁期间,钱学森被抄家,书籍和资料都被没收,空荡荡的家里只有蒋英的大三角钢琴还...【查看详情】
1960年,钱学森一家从中关村科学院宿舍搬到了北京阜成路航天大院里的一栋宿舍楼,从此一直居住于此,里面的家具也都是单位配发的。直到1995年钱学森生病住院期间,单位才趁机进行了简单的装修。
这是一栋三层小楼,到了21世纪,已经属于危房。考虑到钱学森已经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这一职务,组织上多次建议为他改善住房条...【查看详情】
1966年,我国要进行东风地对地导弹和原子弹的“两弹结合”,以实行原子弹的远程发射。在这次重大试验之前,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一名小战士因为一件小事收到了钱学森的表彰。
当时,这位战士在进行单体内外观察时,发现单体内部24号插头第5接点里有一根大约5毫米长的小白毛。他担心因此造成通电接触不良,用镊子夹、细铁丝挑...【查看详情】
钱学森姓钱,却不爱钱。
回国后,中科院按照国家特别研究员标准给钱学森支付薪酬每月335.8元,1957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每月又增加了100元津贴,每年底中科院还有500元奖金。
对于这样的薪水,钱学森心感不安。1963年,适逢国家三年自然灾害,中科院力学所正在进行工资级别调整。钱学森趁机给所领导写信,提....【查看详情】
有一次导弹试验,阵地测试全部合格,燃料加注时却出现了问题:由于操作人员忘了打开泄气阀门,一加注,燃料箱表面就出现了不平整的现象,有些地方甚至瘪下去了。钱学森知道,这是由于箱内空气压缩导致的,不碍事,只要继续加注,内外压力差就会平衡。
但是,当时在场的作试部长和基地司令都吓得不敢签字,只有钱学森作为技...【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