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回国前,系主任跟他说:不要搞成钱学森那样
来源:中国科学报社 科学家: 杨嘉墀 故事标签: 爱国 发布时间:2023/12/22 12:48:07

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工作的自动控制学家杨嘉墀也加紧了回国准备。他辞去了光开关公司的工作,不介入与军方有牵连的工作,转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物理系工作,几乎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埋头于自己的模拟机研究工作,想在这项工作结束后就回国。

但1951年下半年,杨嘉墀还是接到了美国移民局的通知,禁止离开美国。直到1953年,中国留学生联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信,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公开了美国扣留中国留学生的名单,将这一问题公开化。迫于各界压力,美国政府终于准许华裔学者和中国留学生离境。

1956年4月 ,杨嘉墀开始办理回国手续。他首先向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所长布朗克辞行。布朗克是一位学者,也是社会政治活动家,后来当了美国科学院院长。起初布朗克希望杨嘉墀留下美国继续工作,当了解到他回国的决心很大后,布朗克只好说:要求回国是你自己的决定,但是不能把事情闹得很大,像钱学森的事例,这对你,对美国都没有好处。

随后杨嘉墀又去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办理手续,并向生物物理系主任钱斯教授辞行。没想到,钱斯也说:你爱自己的祖国,我也爱我的美国,希望你不要搞成钱学森那样。

他们的话语让杨嘉墀恍然大悟,美国使用外国技术人才,关键时刻离不开政治,科学技术也离不开政治。

办理离境证件时,美国移民局的工作人员询问杨嘉墀,回购是否自愿、有无别人强迫时,杨嘉墀和夫人徐斐理直气壮地大声回答:是自愿的!

1956年8月,杨嘉墀夫妇带着4岁的女儿登上克利夫兰总统号,向太平洋彼岸的祖国驶去。一起回国的,除了杨嘉墀的一颗赤子之心和宝贵知识财富,还有他精心选购的示波器、振荡器、真空管、电压表等当时国内缺乏的普通科研仪器。“身在异乡的人,总是要回家的。”杨嘉墀这样跟徐斐说。

相关信息
预先研究得不到领导支持 他说:要耐得住寂寞 中国科学报社 2023/12/22 13:03:39
当选院士后,他被老师要求先读自律典范 中国科学报社 2023/12/22 13:01:56
不惧冷板凳,“文革”被关审查时他还在做卫星方案 中国科学报社 2023/12/22 13:01:07
1975年,他将自己的专利费“变成”一台4KB内存电脑带回国 中国科学报社 2023/12/22 12:58:40
为了“一箭三星”,他们连1毫米的空隙都不放过 中国科学报社 2023/12/22 12:58:03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