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邹元燨从年轻时身体就不好,但他一直用近乎“拼命”的劲头在做科研工作。
1972年,邹元爔在家里突发心脏病被送进了中山医院。同事去看望他,他对同事说:“我这回险险乎就要到楼下太平间去了。”他完全知道自己的心脏病已经十分严重,但一出医院照样卖力工作,从来没有想过怎样保护自己的生命。
1985年4月,邹元爔的心脏病已经非常严重,研究所党委书记在大会上讲,邹元爔由于病情严重,可能起不了床了。不料,邹元爔卧床养病10个月后,1986年2月,身体稍有恢复便忘记了自己还是个病人,到研究所里上班,加紧拼命工作。一天,有位同事进邹元燨的办公室,只见他的办公桌上铺满了论文手稿。邹元爔说:“你看我十篇论文一起写!我要把生病欠下的时间追回来。”
在邹元爔去世前的一个月,研究所领导见他身体不好,便劝他待在家里,写写诗,不必每天亲自跑实验室,有事可以打电话。邹元爔回答说:“你搞错了,我是个科学家。科学家一天不从事科研,科研生命就结束了。我的科研想法还有很多,甚至觉得今天不实现这些想法,明天就可能要死了。我一天都不能容忍它白白过去!科研上的想法不完成,我是死不瞑目的。”
1987年3月20日上午,在去世前两小时,邹元爔还离家来到研究所把一篇论文手稿亲手交给打字员,然后才去上海市政协开会。会议结束后,他走出会场,就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
50余岁自学半导体物理,他“外行做了内行的事” | 中国科学报社 2025/4/16 17:09:39 |
研究生导师的先行者 | 中国科学报社 2025/4/16 17:06:04 |
十篇论文一起写,要把欠下的时间追回来 | 中国科学报社 2025/4/16 17:02:52 |
年过半百的所长去“蹭课”,写了60多本笔记 | 中国科学报社 2025/4/16 17:02:15 |
“中国科学家走到我们前面了” | 中国科学报社 2025/4/16 17:0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