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是自由探索还是为国尽忠?他用一生作答
来源:中国科学报社 科学家: 洪朝生 故事标签: 爱国 发布时间:2024/11/8 20:28:12

1920年10月10日,北平城北一户家境优渥的知识分子家庭诞生了一名男婴,父亲是著名铁路工程师洪观涛,母亲是著名出版家高梦旦次女高君远。洪观涛出生于一个重教兴学、人才辈出的家族。他毕业于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学校——福州马尾船政学堂的技工学校,后来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在法国学习铁路工程期间鼓吹推翻帝制,回国后先后在多条铁路任工程师、总工程师、工程局长等职。

洪观涛夫妇对子女教育期望很高,为姐弟3人请来家庭教师,除了学习近现代文化知识,格外重视英文学习,为将来出国留学做准备。1933年6月,年仅13岁的洪朝生从育英中学初中毕业,因成绩优异,校方愿意免除其高中学费。但父亲却坚定地为儿子择校,选择了师资力量更强的汇文中学。在这里,洪朝生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物理老师张佩瑚,也开始了人生中数次“理”与“用”的纠结。

张佩瑚曾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谢家麟日后都曾回忆过他,一致认为他上课深入浅出,很能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洪朝生也是在高中时期喜欢上物理,其物理成绩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同学霍本美曾感叹:“我不知道为什么上帝创造人如此的不平,你能得天独厚以最幼的年龄而有最优的成绩。”

1936年9月,洪朝生如愿考取清华大学,在选择专业时,他毫不犹豫写下“物理”二字。万万没想到,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父亲不喜反怒。因为洪观涛认为“中国不需要纯粹科学,要的是工程师把国家建设起来”。洪朝生只好勉强转到电机工程系。

后来,在姐姐的调和下,父亲的态度缓和了些。洪朝生欢天喜地地找到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想再转回来。吴有训认为学期中间转学比较麻烦,便告诉他等开学时再议。不料此事竟无下文,及至抗日战争爆发,洪朝生逐渐打消了重学物理的念头,就想“安心读工程罢,读物理也是太不顾国家的需要了”。

1943年~1944年,洪朝生同时考中庚子赔款留美、留英公费生名额,最终选择去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物理电子学。这重新点燃了他当一名物理学家的梦想。1950年,他在普渡大学发现杂质能级上的导电现象,提出半导体禁带中杂质导电的概念,即“洪朝生现象”,引发了国际上对无序系统电子输运机制的探索。

因为这一重要科学发现,一些国外知名实验室邀请洪朝生加入,继续从事纯物理理论研究,甚至还有加薪等条件。但此时的洪朝生已坚定了回国的志向,他谢绝所有邀请,放弃了继续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个人愿望,最终踏上回国的路程。回国后,由于国家需要,洪朝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低温技术研究,为低温科学研究铺路,事实证明这是一条适合中国低温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可以说,洪朝生在每次人生的岔路口,虽有犹豫,但都最终选择了服从国家需要。晚年时,他自己也坦言:“是探索自然奥秘抑或是做直接有用的事,这个问题并未就此解决(而是一直伴随我进入老年)。”

相关信息
是自由探索还是为国尽忠?他用一生作答 中国科学报社 2024/11/8 20:28:12
爱较真的他 口头禅是“不懂” 中国科学报社 2024/11/6 20:37:22
主动上交国债、外汇、经费,每件小事都体现出他对国家的爱 中国科学报社 2024/11/6 20:36:26
国旗挂到了,他冲上去理论 中国科学报社 2024/11/6 20:35:39
一篇有错误的论文 让这位院士受益终身 中国科学报社 2024/11/6 20:34:30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