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历时4年,他们完成了聂帅的嘱托
来源:中国科学报社 科学家: 郭永怀 故事标签: 爱国 求实 发布时间:2025/10/30 21:27:01


建国后,由于我国国土整治的工作量很大,利用炸药既便宜又方便。但是,爆破过程极其复杂,涵盖快速化学反应的爆轰、冲击波的传播、介质的高速变形和破坏,而岩石和土壤的性质又非常复杂,每个环节都涉及力学中的老大难问题。

在力学家郭永怀的主张下,1958年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成立了第二研究室,主攻爆破方向。同年,他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爆破专业,准备为国家培养爆破人才。

然而,在一些领导急功近利的指导思想下,强调研究人员必须下楼出院,与工农结合,到工程现场去做研究,批判实验室研究是脱离实际的研究方式。结果研究人员去了工地,研究工作长期毫无进展。

终于有一天,郭永怀忍无可忍,发话把去工地的研究人员调回来,并告诉他们,要做研究必须先要打好理论基础,并指定苏联学者包曼等写的《爆炸物理学》一书,要求他们必须把这本书读懂了之后,才能做研究。

1964年,时值中苏交恶,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屯兵百万,可能发动闪电战,通过一马平川的三北平原,摩托化部队可在一天一夜之内直袭首都北京。聂帅突发奇想,召见郭永怀说道:我想在苏军可能的通道上预埋炸药,俟其进攻,瞬间堆起几座大山,以遏制其进攻速度。今天请你来,主要是向你请教,我的想法在技术上的可能性如何?

郭永怀略思片刻,给了聂帅一个肯定的回答,说:“爆破堆山在技术上是可能的。”

聂荣臻大喜,立即决定立项研究,让郭永怀派遣力学所的研究人员负责研究技术方案,军方将令工程兵配合后勤保障,尽快展开堆山研究。

郭永怀回到力学所,把这项军工研究任务交代给二室副主任郑哲敏,并且明确指示,要选派一个理论水平高的助理研究员代表力学所去负责这项研究。

这项任务便落到了谈庆明的肩上。郭永怀亲自给他们介绍了任务背景,并指出,对定向爆破来说,平地是最不利的地形。可能要在主爆破前先行一次预爆破。譬如,先用单药包炸出一个大坑,然后沿着坑的周围埋药爆破,让土体向中心抛堆成山。

随后力学所和工程兵三所联合组队,开赴野外,历时4年,终于解决了平地定向抛掷爆破的难题,提出了多排群药包延期爆破方案,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定向抛掷的效果。最后还进行了一次中等规模的现场试验,验证了方案和定量关系,终于完成了聂帅下达的任务。

结论证实了郭永怀最初的估计,即爆破堆山在技术上是可能的,但在经济上是不现实的。所幸,不久中苏关系有所松动,避免了一场恶战。

郭永怀的提前布局为我国储备了一批爆破人才,在日后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信息
历时4年,他们完成了聂帅的嘱托 中国科学报社 2025/10/30 21:27:01
郭永怀的刚正不阿令人难忘 中国科学报社 2025/10/30 21:25:33
郭永怀:基础研究必须搞下去! 中国科学报社 2025/10/30 21:24:50
钱伟长是正确的,和左、右无关” 中国科学报社 2025/10/30 21:24:10
“国家外汇紧张,把剩余的都上缴,好不好?” 中国科学报社 2025/10/30 21:23:33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