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学贯中西的他 为何没有著作等身?
来源:中国科学报社 科学家: 曹新孙 故事标签: 奉献 发布时间:2024/7/5 21:45:09


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曹新孙出生于1912年,儿时国弱家贫、民族危亡的境况坚定了他科学救国之心。在法国留学7年,不仅理科与专业基础深厚,而且,法、英、德语融会贯通。

回国后深知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曹新孙格外理解“洋为中用”的深刻含义。他山之石,可以借鉴,在几十年的科研实践中,曹新孙时时关注着国际有关研究的进展,译文涉及防护林学、造林学、森林遗传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总量达200余万字。

倘若出版几本译著,依照他中西贯通的学识和文笔,也并非难事。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却是一幕幕引石铺路、无私奉献的场景。

1961年曹新孙配合刘慎谔先生,翻译了1956年法文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以内部资料供植物分类学界参用。

1962年,他将美国植物学家克列门茨的一部专著要点译成讲义,在讲习班上向来自全国各地科技工作者讲授。

1973年,配合国内林木良种选育的需要,曹新孙整理出《国际森林遗传与良种选育资料汇编》,以单位名义作内部资料交流,并通过培训班方式向基层普及,为地区乃至全国林木良种化作出贡献。

根据自身实践编著的《农田防护林学》,其初稿也曾在1979~1980年印刷成册,作为曹新孙授课的林业部三北工程(防护林)营造技术讲习班教材,分发给广大基层林业技术骨干,成为人手必备的入门教科书。

如此种种事例,不胜枚举。

20世纪80年代初期,desertification成为当时国际环境和生态学界的一个热词。传到国内后,许多沙漠学界专家把该词译成“沙漠化”,而曹新孙指出应译为“荒漠化”,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后来,实践证明曹新孙的意见是正确的。仅这一个词,就足以表明曹新孙的学术水准和翻译水平。

正是由于他无私奉献的铺路石精神,才能让众多后来者阔步前行。

相关信息
学贯中西的他 为何没有著作等身? 中国科学报社 2024/7/5 21:45:09
他坚定继承老师的学术思想 直到生命尽头 中国科学报社 2024/7/5 21:44:27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