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女孩子学出大名堂
来源:中国科学报社 科学家: 林兰英 故事标签: 爱国 其他 发布时间:2024/7/5 20:18:47

1918年早春,福建莆田城厢的林宅大院,降生了一个女婴。然而,这个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材料科学家的女孩,却没有并给这个家庭带来喜悦。

包括大学毕业的父亲在内,全家人都不太欢迎这个头生女儿的到来。在她之后降世的几个女孩,有的中途夭折,有的被送给他人。林兰英长到了6岁,想要上学,却被母亲拒绝了——当时人们相信“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林兰英打定主意要读书。父亲不在家,她就跟祖父磨。祖父终于不再反对了,可母亲仍然不同意。

林兰英伤透了心。她倒插上房门,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吃饭,不干活,哭了整整三天。母亲终于拗不过倔强的女儿,妥协了。

6岁的林兰英第一次为自己争得了权利,她一直没忘记当时母亲说的话:“拗不过你,看你能读出啥名堂来。”

林兰英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但升中学的时候,母亲又不同意了。在林兰英的据理力争下,她母亲提出一个苛刻的条件:必须保证每学期考前三名,这样可以免交学杂费。”

从初中到高中,为了不停学,林兰英连拿了 12个第一名。女儿的志气和求学愿望终于感动了母亲。当林兰英考入大学成为莆田地区仅有的女大学生时,母亲不惜卖掉自己心爱的戒指,供她做入学费用。

1948年,林兰英赴美留学。到美国狄金逊学院攻读数学才一年,她就获得了学士学位,还获得了一枚美国荣誉学会颁发的金钥匙——这在美国大学里是一种很高的奖赏。然而林兰英却做出一个令人不解的决定:她要放弃伸手可得的数学博士帽,改学物理专业。

这是因为她认为,物理,特别是实验物理对国家建设的贡献比数学更快,更为直接。当时半导体的出现将给各国工业和科学界带来无比广泛的应用前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迫切地需要这种新材料!

就这样,林兰英一头扎进了固体物理领域。6年后,美国宾州大学有了该校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博士。

林兰英回国后,不久就与同事一起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根锗单晶;1958年,她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根硅单晶;1962年,在她指导下,自行设计制作了我国第一台硅单晶炉;80年代初,林兰英又投入了提高硅单晶质量的研究。

到了90年代,70岁高龄的林兰英又在北京中关村开办公司。她说:“高技术产品砷化镓是很有发展前景的,国际市场对它的需求量在逐年增长,美、日等国都已以巨额投资发展砷化镓材料。我国有丰富的镓资源,年产量占世界1/3,却长期出口原料,进口材料,对国家是一大损失。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开发这类高技术产业,完全可以跻身世界市场;但若坐失良机,以后想挤进去就非常困难了。”

当年那个不被寄予希望的女孩,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聪慧的头脑,闯出了一个传奇的人生,为祖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关信息
女孩子学出大名堂 中国科学报社 2024/7/5 20:18:47
林兰英:拳拳报国心 半导体研究所 2021/10/13 8:45:12
林兰英:为能上学,绝食三天 半导体研究所 2021/10/13 8:43:44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