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为了攻克沙眼,他用自己的眼睛做实验
来源:中国科学报社 科学家: 汤飞凡 故事标签: 奉献 发布时间:2024/6/3 16:31:09

那是1957年除夕,千家万户喜迎新年的时刻,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里已是一片漆黑,只有汤飞凡的实验室亮着灯。作为我国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他此时刚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汤飞凡关好实验室的门,穿上白色工作服,按实验规程仔细洗刷手和脸,然后坐到操作台前。 他取出一支滴管,插进一种暂时被叫作TE8(不久以后被命名为“汤氏病毒”)的培养液中,吸进了小半管液体。然后,他仰起头,屏住呼吸,将“毒液”滴进了自己的眼睛。

是的,汤飞凡为了证实沙眼的病原,在自己的眼睛上进行人体实验。

一度,全世界有多达1/6以上的人口患有沙眼病。在一些沙眼病严重流行的地区,每100个患者中就有一个因此而失明。科学家和医生们为征服这种疾病已奋斗了近一个世纪,却迟迟没有找到它的病原体。

汤飞凡仔细研究了近20年的资料,认为病原不是细菌,很可能是一种病毒。根据这个思路,他又重新创造了一套方法,经过几百次失败,终于在 1955 年8月找到了一种类似病毒的沙眼病原。他把这种病原编号为TE8。

此后,他和眼科医生合作,在动物身上试验证明TE8确实可以引起沙眼病。下一步就该在人的眼睛里确认了,因为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必须在人体上人为地造成沙眼,然后再从同一病人眼中重新得到该病原,才能作出最后结论。

许多人得知后纷纷递交“志愿者”申请书,但汤飞凡全部未予“录用”。他曾为自己定过一条规则:每试制一种新疫苗,都把自己列为首选试用者。这一次也不例外,他决定还是拿自己“开练”。

第二天,当同事们到汤所长家里拜年时,看到他的眼睛已经红肿了。尽管发痒的眼睛不断流泪,但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因为经诊断,他确实患了典型的沙眼病。为了观察沙眼病的整个病理过程,汤飞凡忍受了40天的痛苦,直到取得了完整的资料后,才允许医生为他治疗。

不久以后,汤飞凡的研究结果得到全世界十几个国家实验室的确认,他分离的沙眼病原TE8被称为“汤氏病毒”。这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病毒的微生物,它既有细菌特征,又有病毒特征,后来被定名为“衣原体”。在关衣原体研究的专著中,必然都要提到“汤飞凡”这个名字。

1981年5月 12 日,全世界的著名眼科医生云集巴黎,参加国际眼科学大会。在这次会上,为表彰汤飞凡对人类的重大贡献,授予他“金质沙眼奖章”。而此时,汤飞凡已经去世23年了。

相关信息
在皮鞋上找到青霉素? 中国科学报社 2024/6/3 16:31:52
为了攻克沙眼,他用自己的眼睛做实验 中国科学报社 2024/6/3 16:31:09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