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该怎样放更长的线,给人民钓更大的鱼呢?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科学家: 伍献文 故事标签: 爱国 创新 发布时间:2023/11/30 17:58:31

一九七八年三月,伍献文作为主席团成员,到北京参加举世瞩目的全国科学大会。

列车隆隆地奔驰着……这和二十八年前祖国刚解放时乘火车到北京参加科筹会议的情景多么相似啊!车窗外,是第二次解放的祖国大地,无限生机,气象万千,重江东注,百川归海!这是到北京参加科学界的大会师。然而,凭窗眺望的伍献文已是七十八岁的白发老人了。

在人民大会堂的灿烂华灯下,伍献文和阔别十多年的老朋友们又重聚一堂。党中央的报告,展示了四个现代化的光辉前景。伍献文眼前又浮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高大身影,又感到了党和人民的亲切召唤。七十不稀,八十不老!这是老科学家们一致的心声。伍献文一舒双臂,掠一掠白发,又开始了新的长征。

伍献文的耳旁又想起老师秉志当年激励自己的话:“正视落后,改变落后。”诚然,我们和科学先进的国家来比,差距又拉大了。有些国家的集约化养鱼,已达到每平方二百公斤的高产纪录;不少国家的鱼类学研究,已经从它的形态、习性等转入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水平;养殖学中,也大量使用仪表和计算机了……中国科学家心里想的是什么呢?伍献文的回答还是那句话:我们一定要赶上去!

在北京,伍献文有缘邂逅了已在北京落户的“武昌鱼”,那是在一家菜市场卖鲜鱼的水池边,当一条大鱼从秤盘上扑地跳下,售货员因抓它不住而手忙脚乱时,伍献文只一把就把它牢牢地擒住了。抓鱼也有擒拿术!科学家深情地看着买鱼的人们,他兴奋、愉快、欣慰。末了,还有几分欠意和负疚:鱼还不算丰富啊,大家还排着队。作为一个人民的科学家,怎样给人民提供得更多一些呢?庄子在《外物》篇中写过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任公子,以五十头牛为钓饵,以又长又粗的缁绳为鱼线,钓了一条硕大无朋的鱼,使浙江以东到苍梧山下的人都饱餐了美味。这个故事多么美!我们今天的科学家,比任公子的气魄要大得多!该怎样放更长的线,给人民钓更大的鱼呢?

相关信息
该怎样放更长的线,给人民钓更大的鱼呢?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7:58:31
打开鱼类宝库的大门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7:49:45
甘当铺路石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7:46:13
科研工作的优秀组织者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7:40:48
伍献文与《秉农山先生诗存》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7:25:33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