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是实践的总结,著作是科学的结晶。任何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是把著书立说作为一项崇高而严肃的工作。伍献文几十年来就没有间断过从事科学论著。
还是在太湖工作时,伍献文就和他的学生刘建康等编写了十万字的通俗读物《鱼》。一九五二年一月初稿完成,他们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把稿费全部捐献,支援抗美援朝购买飞机大炮;一九六一年,伍献文参加编写的《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出版了。为了完成这部系统总结我国人民养鱼经验的皇皇巨著,他们组织了七个小分队赴各省调查。武穴有位八十岁的老渔民李金,祖辈养鱼,可称世家,听说水生所要编养鱼的书,毅然献出了几十年秘而不宣的祖传的养鱼经验的手稿。伍献文深深感动了,他更感到这部著作寄托着多少人的厚望。到浙江调查的同志,在鲁迅家中找到了记述我国古代河道养鱼的珍贵资料,伍献文也惊喜地在著作中古为今用了。
登上一座山峰,有人喜欢停下来,欣赏一下被抛在脚下的风光的。伍献文却不是这样小注即满,浅尝辄止的人。他一步不停地挥着汗水,又向更高的峰峦攀登了!在编著了《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之后,他便着手写那酝酿多年的《中国鲤科鱼类志》,把中国自己的鱼类分类学体系建立起来。中国的鲤科鱼类,有四百多种,抓住了鲤科鱼类,就抓住了中国淡水鱼的主体。
| 该怎样放更长的线,给人民钓更大的鱼呢? |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7:58:31 |
| 打开鱼类宝库的大门 |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7:49:45 |
| 甘当铺路石 |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7:46:13 |
| 科研工作的优秀组织者 |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7:40:48 |
| 伍献文与《秉农山先生诗存》 |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7:25: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