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时代楷模陈俊武
来源: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科学家: 陈俊武 故事标签: 爱国 创新 育人 发布时间:2024/9/24 14:20:45

陈俊武同志是我国著名炼油技术专家、现代煤化工技术专家、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主持设计我国首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指导建造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甲醇制烯烃(DMTO)工业示范装置,为我国炼油及煤化工行业进步和人才培养做出开创性贡献。

1946年大学二年级的陈俊武到抚顺人造石油厂参观,第一次见到了日本人丢弃的一直没有投产的煤制油生产装置,深感于国家工业落后、处处受制于人的窘况,便下定决心投入石油炼制行业。1949年12月,22岁的陈俊武响应国家号召,主动申请前往寒冷和贫穷的抚顺,成为人造石油厂一名随着工人倒班的技术员,主攻煤炼油,为新中国“造血”。

美国于1942年便已建成世界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到1951年发展成熟,形成IV代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然而,鉴于当时的政治外交关系以及美国的技术封锁,我国无法引进相关技术。基于冒着生命危险从古巴带回的简单的IV代流化催化裂化技术资料,陈俊武等于1961年开始着手设计建造首套我国炼油工业“五朵金花”之首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1965年5月5日,我国第一套同高并列式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开创中国炼油技术新纪元。1965年国庆招待会上,周恩来总理向外国专家宣布:中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开车成功,产出合格的高标号汽油,中国人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1997年,陈俊武联合十余位院士开展石油替代及“煤或天然气制低碳烯烃”软课题研究。2004年开始,陈俊武指导的“DMTO工业化装置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项目完成“两次一百倍”工程化放大,于2010年建成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DMTO工业示范装置,在煤制烯烃领域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1992年开始,陈俊武在中石化洛阳院组织开办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在选拔学员时,陈俊武提出:不论年龄大小,不论在哪家企业工作,只要在石化行业生产一线工作5年以上,都可以参加入学考试。开班期间,他每天对学员进行封闭授课,突击补习。集中学习结束后,他又为每位学员量身定制一份针对其所在企业装置特点的周期超过一年的“大作业”。而每位学员超过200页的大作业,陈俊武均逐行逐字进行批改。

在个人生活上,陈俊武谢绝配秘书、配专车、预留安置房等专家待遇,坚持步行上班。然而在奖掖后进方面,陈俊武又异常慷慨,1994年捐赠个人所得奖金4万余元,在洛阳院设立青年科技论文奖励基金;2016年又将指导郑州大学开展能源替代研究的全部报酬捐献,设立郑州大学研究生奖励基金。

相关信息
时代楷模陈俊武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4/9/24 14:20:45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