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赵承嘏:两盒火柴,公私分明
来源:上海药物研究所 科学家: 赵承嘏 故事标签: 奉献 其他 发布时间:2024/6/25 12:37:12


赵承嘏在武康路实验室

赵承嘏(1885-1966),药物化学家。中国植物化学和现代药物研究的开拓者,原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创始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首任所长。

赵承嘏在研究工作上十分节俭,他总是把有限的经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在实验方面,从不浪费玻璃器皿与药品。甚至沸点较低的溶剂,如氯仿、乙醚及其他溶剂均用回收瓶储藏、精制后再用。当时这些试剂器皿都需从国外进口,他要求工作人员非常小心地使用,不允许随意损坏一件玻璃器皿,浪费一点试剂。对自己,他更是公私分明,绝不混淆。他爱抽烟,平时都准备两盒火柴放在不同的口袋里,抽烟时使用他自己买的那盒,做实验点酒精灯时使用另一盒火柴。

赵承嘏的儿子赵体平回忆父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记不得他生前讲过什么豪言壮语,也记不起他有什么特别事情。他考虑一切事情都从一点出发,就是如何能不受干扰地坚持他的研究工作,埋头于发现新的药物品种。”这便是对赵承嘏一生恰如其分的写照。他以如此平常而又非凡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份药物研究宝贵的财富。

相关信息
赵承嘏:两盒火柴,公私分明 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4/6/25 12:37:12
一心为民制良药 上海分院 2021/11/11 11:14:58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