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蔡景霞:昆明动物所神经学科带头人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科学家: 蔡景霞 故事标签: 创新 求实 发布时间:2024/4/30 11:31:04


蔡景霞研究员


1963年,蔡景霞在测试长臂猿认知功能

蔡景霞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神经科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灵长类动物脑高级功能研究和治疗老年痴呆症新天然药物的筛选与研究。因工作需要,曾多次变换研究方向,在国防科研任务中,她曾从事过“核辐射对猕猴心脑功能的影响”、“针灸在治疗猕猴急性放射病中的作用”等。面对变动,她服从安排,回应道:“每一次变换都要开启一次新的创业,学习永无止境。”

对于科学问题,她穷追不舍。1984-1987年在美国留学期间,与Arnsten博士合作,首次提出猕猴大脑内存在两种功能不同的NE alpha-2亚型受体的功能性证据,其中之一与工作记忆有关。1987年回国后,她利用降血压的老药“利血平”,创建了利血平猴模型,在此模型上无争议地证明了大脑前额叶的NE alpha-2突能后受体参与工作记忆。

1990年,蔡景霞一边承担了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应用项目“治疗老年痴呆症新天然药物的筛选与研究”,另一边承担了国家科委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神经科学一些前沿课题的开拓”子课题“老年记忆障碍机理研究”,她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减少了筛选的盲目性,团队最终从大量样品中发现KMBZ-009化合物的活性最好,具有显著改善老年猴以及其它多种记忆障碍动物的记忆功能。她带领团队通过自筹外借仪器设备,虚心请救,克服重重困难,通过不懈努力,终于建成了一系列研究模型和实验技术,完成了KMBZ-009化合物的药理研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KMBZ-009化合物是部分钙动剂的假设,具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她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郝小江院士合作主持,历时15年,完成了化学类I类新药KMBZ-009(更名为芬克罗酮)治疗轻中度老年痴呆症的临床前研究,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于2017年将该研究成果转让给企业。

她通过各项研究工作,培养了不少青年学者,并寄厚望于他们:“不负伟大时代,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使命中谱写新篇章。”

(本文摘编自《回顾历史,牢记党恩一蔡景霞》,原稿由人物访谈组撰写)

相关信息
蔡景霞:昆明动物所神经学科带头人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2024/4/30 11:31:04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