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将科研转化为生产生活的现实效益
来源:水生生物研究所 科学家: 刘建康 故事标签: 创新 奉献 发布时间:2023/11/30 18:39:26

在归国后的科研工作中,刘建康先生十分重视将科研发现迅速转化为生产生活的现实效益。1951 到1952 年五里湖资源调查期间,他就开展过池塘养殖高产试验。1953 年他在宜昌产卵场成功进行了人工育苗试验,

为日后人工繁殖“四大家鱼”打下基础。鱼苗受到了老百姓的热烈欢迎,有人甚至从百里之外赶来运苗。在板桥、石漫滩、白沙3 个淮河山谷水库调查时,他带领的团队不仅仅调查了这3 个水库的水文、浮游生物、鱼类等情况,还评估了水库是否适宜养殖并提出了如何养殖的初步意见。对学科发展的透彻理解,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让他很早他就产生了这种结合实际生产的思想:“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经济水平落后,国民膳食结构中动物性蛋白质低,解决此问题需要大力发展淡水渔业。因此,从我国特定的国情出发,我国的淡水生态学研究既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又要关注水产品的开发利用。”

20 世纪60 年代,鱼米之乡吃鱼难,即使在武汉,鱼的供应也十分紧张。而与此同时,湖泊放养事业在经济上总是亏损,以武汉市东湖养殖场为例,每年亏损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1973 年刘建康先生开始主持水生所与东湖养殖场合作开展东湖渔业增产和稳产高产试验,他经过精细调研,多次试验,系统总结,于1976 年发表了《我国湖泊、水库渔业的生产实践和科技动态》,就制约湖泊放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具体细致

的讨论,而这些理论应用于东湖的增产实践中,使东湖的鱼产量连续7 年递增,使东湖实验成为中国湖泊放养成功的先例。1978 年,“武昌东湖渔业稳产高产实验”获得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当刘建康院士谈起东湖的辉煌成就时,他说,“我为科学研究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而感到自豪”。

相关信息
名字没有了,人总算回来了,能搞科研就行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8:40:32
将科研转化为生产生活的现实效益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8:39:26
不行!我的工作在中国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8:35:11
求真务实亲力亲为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30 18:32:28
刘建康:改起论文像锄草 水生生物研究所 2023/11/28 19:33:04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