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物理学家王天眷的追求与骨气
来源: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科学家: 王天眷 故事标签: 爱国 发布时间:2023/11/25 16:48:33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汤斯(Charles H.Townes),另一半则授予前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的巴索夫(Nikolay G.Basov)和普罗霍罗夫(Aleksandr M.Prokhorov),以表彰他们从事量子电子学方面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导致了基于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原理制成的振荡器和放大器。

有谁知道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背后,有一位黄岩人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当时汤斯研究组的重要成员,由于他的合作参与,导致了20世纪科学技术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成就之一激光器的发明。正因为如此,汤斯在获得诺贝尔奖后立即电告他,让他分享荣誉与快乐,并对当年他所作的愉快合作表示感谢。1979年,当他率团访美时,汤斯亲自开车迎送,热情接待,足见他们的学术情谊之深。

他就是著名物理学家王天眷。

“不安分”的学生

王天眷是辛亥革命烈士王卓的遗腹子。王卓(1890-1911),字楚材,黄岩宁溪人。17岁入浙江陆军小学,参加进步组织襄义社,后进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加入同盟会浙江分会。1911年3月广州起义失败后作歌述怀:“险莫险于东方东,哀莫哀于同盟同,危莫危乎中国之中。”同年10月武昌起义,王卓联合同学游说新军,谋划从清统治者手里夺取南京,不料清廷察觉,将新军调出城外。时武昌形势吃紧,王卓组织百余学生军赴鄂,星夜渡江到汉口,上岸即与清军交火,沿江迂回,激战中被流弹击中左腿,犹高呼:“一时强弱视乎力,千古胜负系于义,力可穷而义不可没,吾为义死,可以无憾。”言未尽,又一弹中其要害,坠河而殉,年仅22岁。民国元年,革命军总司令黄兴追赠其为学生决胜团团长。也就是在这年的4月20日,王天眷降临人间。

王天眷自幼聪慧,母郑氏以是得教养之乐,而暂忘其丧夫之痛。稍长,入宁溪南渠高等小学,1925年转入乌岩小学,次年秋考入黄岩县立中学校(即现在的黄岩中学),与后为国民党空军中将的许思濂同学。年青时的王天眷继承其父的遗传因子,心中荡漾着爱国主义的精神,追求民主和进步。1929年至193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预科学习,毕业后转入电机系就学。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与上海大、中学联抗日救国运动,曾任交通大学党支部书记和共青团上海市法南区委宣传部长,被校方开除。期间曾先后4次被捕,经保释出狱。

1933年秋进入浙江大学。次年秋王天眷与陈芳允一起考入北平清华大学物理系。期间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并被选为清华大学学生救国委员会委员。在清华大学纪念“九·一八”事变发生5周年之时,王天眷为会场书写一联:“万里河山竟变色,五年岁月不待人。”爱国之情,溢于言表。1936年12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在清华大学(1938年与北大、南开合组搬迁入滇称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并留校任无线电研究所助教。

勤奋成就非凡

提起抗日战争期间的西南联合大学,人们总会肃然起敬。冯友兰撰写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言:“联合大学之始终,岂非一代之盛事,旷百世而难遇者哉!”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系教授约翰·依色雷尔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美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正是在如此的环境熏陶下,他如沐春风,打下了扎实的学术根基。

相关信息
回国就是为了科技报国 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3/11/25 17:24:22
护照被美国扣9年,辗转他国历经磨难,只为归国报效国家! 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3/11/25 17:16:03
物理学家王天眷的追求与骨气 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3/11/25 16:48:33
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贡献 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3/11/25 16:34:55
助力“两弹一星” 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3/11/25 16:32:03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