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贡献
来源: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科学家: 王天眷 故事标签: 创新 发布时间:2023/11/25 16:34:55


1953年王天眷在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室

爱因斯坦在他1917年发表的论文《关于辐射的 量子理论》中首次提出受激发射概念。三十多年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汤斯(Charles H. Townes)小组成功研制出微波激射器,并由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汤斯团队中有一位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和过人学识,为这项伟大成就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就是为中国量子电子学先驱 ------王天眷。

微波激射器是激光器的前身,被誉为20世纪以来继核能、电脑、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王天眷曾感慨:“我参加了一系列微波受激发射(Maser)研究,实现了微波放大及振荡。我们又将微波推至光频,发明了光受激发(Laser)。激光搞成了, 我们成功开辟了量子电子学 。”

相关信息
回国就是为了科技报国 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3/11/25 17:24:22
护照被美国扣9年,辗转他国历经磨难,只为归国报效国家! 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3/11/25 17:16:03
物理学家王天眷的追求与骨气 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3/11/25 16:48:33
对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贡献 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3/11/25 16:34:55
助力“两弹一星” 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3/11/25 16:32:03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