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贝时璋幼年家境贫寒,原本是没有机会出国留学的。但恰逢一个机遇: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德国国内通货膨胀,马克大大贬值。这就使得去德国留学所需费用与在国内的一些学校上学相差无几。
贝时璋下定决心,向父母提出赴德国深造。家庭虽然贫穷,但父母倾其所有,全力支持贝时璋。贝时璋乘邮船出发,途径许多港口,第一次上岸,是在香港。几位香港人见贝时璋他们3个学生年轻奋发,就对他们说了很多鼓励的话,并执意请他们吃饭,希望他们学成之后可以回来建设国家,让祖国富强起来。到了越南西贡,又有华侨对他们说了同样一番话,也执意请他们吃饭。
这两顿饭令贝时璋终生难忘。他意识到,留学德国不仅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父母的殷切期望,同时也负有使国家富强的重任。因此到德国后,他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留学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德国的8年,贝时璋学会了研究方法和技术,确立了自己的学术思想,为成就一代名家奠定了基础。
| 巨大的质疑声中,他把丑小鸭养成了白天鹅 | 中国科学报社 2022/5/6 19:56:10 |
| 他为什么能成为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学科奠基人? | 中国科学报社 2022/5/6 19:55:19 |
| 在一面墙上画出《十二年远景规划》 | 中国科学报社 2022/5/6 19:53:55 |
| 小偷拿走贝时璋的包,却把最贵重的东西都留下来了! | 中国科学报社 2022/5/6 19:52:06 |
| 刚到浙大,就办了个“一人系” | 中国科学报社 2022/5/6 19:5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