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这个中国人的名字,写进了物理学词典
来源:中国科学报社 科学家: 葛庭燧 故事标签: 创新 发布时间:2021/7/14 13:07:28

“在现代科学书籍里,能找到几个中国人的名字?”

这是当年在美国留学时,金属物理学家葛庭燧听见的一句话。这句话对他刺激极大,后来时常提起。

1945年,葛庭燧毛遂自荐加入甄纳教授(C. Zener,金属物理学家)创建的金属研究所。甄纳是金属内耗学说的创始人。金属内耗是指金属内部在振动时产生的一种能量消耗现象。但是,甄纳在提出这个理论预言之后,并没有在实验中观测到这一现象,直到葛庭燧的到来。

在芝加哥一间旧体育馆的地下室里,葛庭燧发明设计了一种扭摆装置,尝试了很多方法,想要测量金属的内耗峰。甄纳看见这个“土气”的装置后直摇头,认为这样的低频方法会受到空气阻力等外耗影响,根本测不出来。

一天,葛庭燧翻遍抽屉找不到一根实验用的金属丝,只有一根细长的铝丝。没想到,正是这根别无选择的铝丝,竟然成功在280℃的温度下测到了一个内耗峰,测量频率为1赫兹。葛庭燧反复测量多次,确认无疑。甄纳确认之后也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装置就是直到21世纪依然无法取代的金属内耗仪,被国际科学界称为“葛氏扭摆”。葛庭燧首次发现了晶粒间界内耗峰,被命名为“葛峰”。

后来,在由R.祖贝主编的《英德法俄汉物理学词典》中,只有两个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词条:“葛庭燧扭摆”和“黄昆散射”。

相关信息
葛庭燧院士的报国情怀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022/7/11 14:47:19
回国了,他却带了两双旧皮鞋 中国科学报社 2021/9/6 13:13:47
葛庭燧:悠悠赤子心 殷殷报国情 金属研究所 2021/8/12 9:56:29
这1万元,给有困难的同志们用吧 中国科学报社 2021/7/14 13:23:33
这个中国人的名字,写进了物理学词典 中国科学报社 2021/7/14 13:07:28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