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见没有道理!”
20世纪50年代,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一声怒气冲冲的训斥,使一场学术研讨会的气氛骤然间紧张起来。
被训斥的对象正是来自中国的青年科学家周光召,当时还不满30岁。由于与一位莫斯科大学教授的意见不同,周光召直接在研讨会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没想到,那位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竟恼羞成怒,斥责周光召的意见是无稽之谈。
碰到这种情况,周光召是怎么做的呢?他并没有当场反驳,而是认真研究了3个月,严密地证明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将研究结果写成《极化粒子反应的相对论性理论》和《静质量为零的计划粒子的反应》两篇论文,发表在苏联的学术杂志上。
不久,美国科学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这就是高能物理领域著名的“相对论性粒子螺旋态”理论的问世。当时有外国科学家说:“假如周光召将来得诺贝尔奖,我不会感到惊讶。”
而周光召与那位苏联教授,竟然“不打不相识”,后来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 周光召对理论物理和原子能事业的贡献——核武器理论设计(摘自《物理》48卷2019第5期) | 理论物理研究所 2021/10/22 17:34:25 |
| 他们眼中的周光召(一)——摘自2019年5月24日光明日报 | 理论物理研究所 2021/10/22 12:09:53 |
| 他们眼中的周光召(二)——摘自2019年5月24日光明日报 | 理论物理研究所 2021/10/22 11:58:57 |
|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周光召勋章捐赠母校 | 理论物理研究所 2021/10/18 8:58:44 |
| 我的老师周光召——言传身教的周光召老师(摘自光明日报,2019年7月11日16版) | 理论物理研究所 2021/10/16 14:0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