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他们为什么总爱“摸黑”开会
来源:中国科学报社 科学家: 葛庭燧 故事标签: 奉献 发布时间:2021/7/13 15:48:51


如今的合肥董铺岛因为拥有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小太阳”而闻名全国,别名科学岛。而在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荒凉,是一个因为修建水库而自然形成的小半岛。40年的剧变,见证了一代代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1978年,科学的春天来了,金属物理学家葛庭燧的科研第二春也来了。当时,中国科学院设立合肥分院,想把合肥董铺岛建成全国第二个科研基地,葛庭燧任合肥分院副院长,负责筹建固体物理研究所。

此时的葛庭燧已经67岁,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但他干劲十足。到合肥时,安徽省委书记张劲夫是葛庭燧的老朋友。他提出,请葛庭燧出任安徽大学校长,但被葛庭燧谢绝,坚持要去董铺岛创业。

到了岛上,面对“家徒四壁”的状态,葛庭燧亲自动手粉刷实验室、砌实验台,带领大家动手研制科研仪器。

为了保证科研时间,董铺岛上形成个不成文的规定:白天不开任何会议,大家正常上班,晚上下班后才开会,有时候会议甚至要开到半夜。葛庭燧去见省市领导,也都是晚上去,常常半夜三更才回到位于郊区的董铺岛。其实,单位给他安排了一套市内的住房,但他婉言谢绝,和大家一起住在岛上。他给全所提出的要求是:少大吃大喝,少买小汽车,少讲排场,省下钱来用在科研上。


相关信息
葛庭燧院士的报国情怀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022/7/11 14:47:19
回国了,他却带了两双旧皮鞋 中国科学报社 2021/9/6 13:13:47
葛庭燧:悠悠赤子心 殷殷报国情 金属研究所 2021/8/12 9:56:29
这1万元,给有困难的同志们用吧 中国科学报社 2021/7/14 13:23:33
这个中国人的名字,写进了物理学词典 中国科学报社 2021/7/14 13:07:28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