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博士毕业才3年,竟然能做出这样颠覆性的创新?”1950年,33岁的中国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在美国发表他的颠覆性论文后,质疑声纷至沓来。
二战之后,航空工业高速发展,各公司都投入重金研发想让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但这一问题技术含量极高,当时的理论无法突破。在这篇技惊四座的论文中,吴仲华大胆地摒弃了当时公认的主流方法,提出了独特的吴氏方程和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更令人叹服的是,当时电子计算机刚刚诞生,大多数人并未认识到其变革性作用,吴仲华的理论却使得用计算机求解这一问题成为可能。
这样超前的、颠覆性的思想必然不会轻易被人接受,许多美国科学家甚至公开质疑吴仲华。但这样的论战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在工业界应用,许多高性能先进发动机纷纷实现商用。
1979年春,中美建交之初,吴仲华率队访美,在洛杉矶转机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GE公司派了两架总裁专机接送,升中国国旗欢迎,其中主机邀请吴仲华一人乘坐,以示敬意。
星辰之光映科海-吴仲华的故事 |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4/9/24 17:24:02 |
开创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 |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2/9/29 16:57:49 |
中国人搞出来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服务 |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2/9/29 15:15:09 |
美方邀他一人乘坐一架专机,为啥? | 中国科学报社 2022/3/30 15:49:38 |
“中国有吴仲华,还要引进航空发动机?” | 中国科学报社 2022/1/29 13:35: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