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为兽类学研究奋斗终生的彭鸿绶研究员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科学家: 彭鸿绶 故事标签: 爱国 奉献 发布时间:2024/4/28 16:59:05


彭鸿绶先生(左一)在我所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


兽类学家彭鸿绶先生(1910—1981) 在独龙江(钦朗当)考察途中过藤索桥。

彭鸿绶先生1910年生于四川资中,为我国著名兽类学家,我所动物分类区系学科带头人。

20世纪60年代,在云南西北部德钦的考察中,彭先生于当地收集到自1897年被定名后已悄无声息长达80余年的滇金丝猴皮张,证实了黑仰鼻猴的存在。南水北调考察结束后,应新华社所约,撰写过《川西的动物》(Animals of Western Szechuan)一文,发表在1962年的《Nature》上,极大地扩大了这次考察的国际影响。这篇论文是我所建所初期首次刊于《Nature》杂志的论文,为成立不久的我所带来了声誉。

1981年初,71岁的彭先生在京治病,得悉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将组织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的大型综合科学考察,激动不已,力求参与这一难得的考察。所领导虽一再劝阻,他仍然坚持要去。7月11日,彭先生因与综考队李文华教授共同主持横断山区自然保护区考察离昆先行,踏上横断山考察的征途。从云南西部的保山坝湾、六库、云龙再向北,经丽江、中甸、德钦直到西藏东南部芒康,行程4500余公里,沿途对各地的自然保护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调研。由于彭先生一个多月来在小中甸林区连续奔波,体力消耗过大,劳累过度,引发了急性高山性肺水肿,终因抢救无效,于8月24日不幸逝世。

彭先生从30年代起,历尽46载的艰辛,跋涉于祖国的大江南北,最后在71岁高龄时病逝于横断山脉雪域高原之中。“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需马革裹尸还”。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把一生献给人民事业”的誓言。

彭先生将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最大的政治目标,终生执著追求,从未动摇。他先后向党组织呈交过十多次的入党申请书,直至生命垂危之际仍念念不忘其入党申请一事。每逢“七一”,他无论身处何地,对党的生日总以信函或电文形式向党组织表示他的衷心祝愿。中共昆明动物研究所党委根据其生前宿愿,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相关信息
为兽类学研究奋斗终生的彭鸿绶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2024/4/28 16:59:05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