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云南动物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潘清华先生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科学家: 潘清华 故事标签: 奉献 育人 发布时间:2024/4/28 16:49:04


1978年夏,年过花甲的潘清华所长(1916-2002)参加碧罗雪山野外考察


历任《动物学研究》五届主编的潘清华先生在指导编辑工作

潘清华先生1916年7月出生于江苏宜兴。1938年应邀到昆明,参与云南大学生物系的筹建,曾任云南大学生物系副主任。1958年,受命组建昆明动物研究所,历任副所长、党委副书记、所长。兼任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鸟类学会副理事长、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生化学会毒素专业委员会主任、云南省动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动物志》编委、《动物学研究》主编。中共云南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云南省第五、六届人大代表。2002年4月8日在昆明病逝。

1959年3月初,潘先生带领筹备不足3个月的全所10几人“倾巢而出”前往西双版纳进行脊椎动物的采集考察。此行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基本功的锻炼,随后调配来所人员以及当年分配到所的应届大专毕业生也都参加了这项工作。1965年,几经周折终于在玉案山麓花红洞开始基本建设。

昆明动物研究所建所初期一大特点为新人多,大多为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他们年轻热情,朝气蓬勃。然多缺乏科研工作经验,潘先生采取“请进来,派出去”,“边干边学”、在实践中“锻炼队伍、培养人才”等措施谋求成长。科研方面根据当时的条件从打基础着手,宏观方面的工作较多,如调查采集与考察,上至崇山峻岭,下至江河湖泊,这样的工作极为艰苦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和困难。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常遇悬崖绝壁,有时甚至只能面壁撇足伸开双手扶着崖面贴身而过;“瘴疠”之地则为考察采集人员经常来往之处;而当时装备简陋,生活物资供应困难,这也都给工作上和生活上带来一定的影响,但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仍努力以赴。实践之路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知识和技能,也磨练了大家的意志,造就了艰苦奋斗、努力攀登的敬业精神,也唯有参与实践,才能将研究所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而今昆明动物所积存的众多的动物标本和资料,也都是草创时期的科研工作者们经年累月不畏艰险而获致的珍贵宝藏。成千上万的动物分布点也是辛勤劳苦的纪实。

(本文改编自《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建所40周年纪念文集》,原稿由潘清华撰写)

相关信息
云南动物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潘清华先生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2024/4/28 16:49:04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