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故事详情
无怨无悔的选择
来源: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科学家: 干福熹 故事标签: 爱国 发布时间:2022/6/23 14:01:21


为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需要,1952年,干福熹大学提前毕业后,并没有跟多数同学一样在杭州市找一个稳定的工作,留恋南方的生活条件和好环境,毅然主动报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西北艰苦的边疆、到东北我国重工业基地,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建设国家,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干福熹坚定的说道。几经周转后,他来到了设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中国科学院仪器馆。被分配到东北地区的干福熹很快地开始了第一埚光学玻璃的生产。

“要在一个空空的新厂房里建成光学玻璃熔炼车间,大家都没有经验。我在大学里也没有学过有关硅酸盐和玻璃技术的课程,之所以能很快地搞起来,全靠大家一股干劲和‘为祖国需要,做什么学什么’的决心”,干福熹回忆道,“很多次坩埚在焙烧过程中出现破裂情况,但没有一个人退却和逃避,冒着熔炉的高温进行抢险,许多人汗流浃背,面部和手臂被炉火烤的发烫,大家仍情绪高昂,场面十分感人。”

1953年的农历除夕,300立升大坩埚K-8牌号的光学玻璃被成功熔化获得。参加工作后的干福熹第一次不在家人身边过春节,难免有些想家,但看到眼前的玻璃又倍感欣慰。仪器馆把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诞生的事迹,作为后来光学玻璃厂教育培养年轻一代的范例。

相关信息
无怨无悔的选择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22/6/23 14:01:21
主办: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     承办:中国科学报社    策划:中国科学报社科学传播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科学报社网媒中心
联系邮箱:kxj@stimes.cn